第(1/3)页 “陛下,今年是陕西、山西、河南三个受灾最为严重的布政司开始了赈灾,从十月开始,已经发放的粮食是六百万石,均为平价粮。 另外,按照陛下的意思,年底了灾区每人领取三十斤免费粮食,预计为四百万石左右,发放时间从腊月十八开始,具体的数据得等年后才知道。 另外,五百万迁移的百姓再去中南半岛之前,当地官员就将百姓们的厚衣服按照半价给收购了下来,毕竟中南半岛的冬天也和咱们大明三四月差不多,用不上棉衣。 户部又从长江中下游的江苏、安徽、湖广、浙江等地收购了一些棉花以及从四个布政司的百姓、富商手中收购了大量旧棉衣等。 总得算下来,旧棉衣差不多有七百万件左右,棉花大概在三百万斤左右,也能凑合一百五十万件棉衣吧。 这八百五十万件棉衣虽然没法在三个布政司人手一件,也无法保证会冻死人,但至少会降低冻死的几率。” 众人连连点头,眼中满是激动之色。 免费发放三十斤的粮食这个决策皇帝亲自定下的,说是让百姓们能在年底的时候能吃顿饱饭。 这一举动让整个灾区的百姓们皆是直呼陛下圣明。 大灾年头,朝廷想尽一切办法,诸如提前屯粮、耕三余一策略、中南粮仓等等。 尤其是耕三余一的汉中平原和襄阳盆地依旧是丰收的,人均都分到从未想到的份额。 其实,回头想想,朝廷虽然多发放了三十斤的粮食,但是对于受灾的百姓们来说依旧不会大吃大喝、几天就给干掉的,他们只会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。 百姓们只是淳朴,又不是傻,饱个三五天和饿死之间,他们还是很清楚的。 大灾年头,有吃的,还有棉衣,朝廷是真心实意的将百姓们放在心上了,百姓们还奢求什么? 所以,整个大明虽然受灾严重,但在年关将近的时候,还都是喜笑颜开的。 对于赈灾这一块崇祯还是很满意的,也没有责怪毕自严说的降低冻死的几率,毕竟冻死的事情谁都不敢保证,这其中跟体质等等原因有很大关系。 第(1/3)页